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江西铜鼓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14 13:21:40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连续三年水环境综合指数排名江西省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名宜春市第一,入选“2021中国康养百佳县”和“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榜单,是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中国黄精之乡……这些成绩和荣誉称号的获得,得益于江西省铜鼓县多年来持续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依法治县”发展战略,秉承“生态立县”首位战略,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畅通“两山”转化通道,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坚持标本兼治,筑牢生态屏障

铜鼓县聚焦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方针,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投入数十亿元资金,精准实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安全供水等重点工程。目前,铜鼓县城和工业园区两大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累计新改扩建城镇污水管网100余公里;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6座、处理能力达3192吨/天;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万载焚烧发电处理,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统筹建设水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各两个,26家企业安装在线监控并接入省市县生态环境部门监管系统,建成两套黑烟车抓拍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水陆空全覆盖。2021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居宜春市第一,“河长制”工作获国家水利部表彰,获评“全国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

坚持绿色发展,壮大生态经济

铜鼓县按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笋(竹)精深加工等支柱绿色产业,2021年成功引进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20”项目,新增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获评省新型工业化竹产业示范基地,尚朋电子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做旺文旅生态产业,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支持汤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柱峰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七星岭冰雪运动火爆,带动“成缘谷”“诗画公益”“田园浒村”“云上坪田”等乡村生态旅游点联动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截至目前,铜鼓县高标准农田、富硒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有机认证面积分别达7.1万亩、2.2万亩、61万亩,农产品有机认证63个,建成富硒示范基地9个,大力发展富硒茶叶、中药材(黄精)、竹笋等生态产业,新增茶园种植面积875亩、中药材面积8400亩,黄精种植面积增至5万亩。“铜鼓宁红”和“铜鼓黄精”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获评“全国茶叶百强县”。

坚持以民为本,建设秀美家园

铜鼓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文明城创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卫生城、森林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创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路(街)长制,城市功能与品质显著提升。2021年,6个棚改安置小区全面开工,改造提升背街小巷13条、老旧小区20个,硬化黑化道路11公里,修建污水管网10.6公里,新增改造停车位883个,拆除违章建筑760处、3.8万平方米,“一河两岸”工程全面推进,4个国省道及2个县道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完成。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列宜春市第1、江西省第12,城乡环境实现由垫底到宜春市第2的逆袭,整体城乡颜值提档升级。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