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排污权交易额中部第一 基本实现市州县全覆盖
湖北日报讯(记者彭一苇、见习记者吴天祥、通讯员李斌)省生态环境厅6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十三五”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湖北排污权交易金额近8亿元,在全国28个试点省份中排名第三,在中部省份排名第一。下一步,湖北将探索开展排污权抵质押融资等相关试点工作。
据介绍,我省是首批11个国家级试点省份之一(另有17个省级自主试点省份)。自2010年6月正式获批试点以来,我省国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年度交易金额、交易场次、交易企业数等多项指标均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十三五”截至今年5月底,湖北累计有超过5000家企业参与排污权交易市场。据初步测算,到“十四五”末,我省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累计成交金额将达14亿元。
目前,我省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已形成一套较为规范完整的市场交易规则,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实现市州县全覆盖,试点工作覆盖区域、交易对象覆盖面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范围内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的新、改、扩建项目需要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的排污单位(豁免情形除外)纳入污染物全覆盖;污染物涵盖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多于目前部分省份的两项交易标的。
省环境资源交易中心董事长王海表示,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持续优化排污权交易时间、场次、流程,已全面实行一周五天交易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项目情况中所需污染物自主选择交易时间和场次。同时,我省还率先启用电子签章和发票,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据了解,我省将修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办法,以更好指导地方开展富余排污权核定、交易等试点工作。同时,我省将依托活跃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开发排污权抵押贷款等金融衍生产品,开拓市场化的节能减排融资机制和环境补偿机制,增强企业主动减排的积极性,并联合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出台我省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完善我省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排污权抵押贷款,实施抵质押贷款示范项目。
产业“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我省64%控排企业实现降碳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弦)6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湖北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64%的控制排放企业实现碳排放总量或强度下降,产业“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据介绍,湖北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方面,围绕“加新、控煤、稳油、增气”,全省去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约16.8%,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成效显著;另一方面,积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产业“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2.8:50.3:36.9调整为2021年的9.3:37.9:52.8,产业结构趋近合理。
同时,湖北高标准建成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积极为首批纳入的2162家企业提供账户管理、交易清结算等服务。湖北碳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已纳入控排企业332家,64%的企业实现碳排放总量或强度下降,排放同比下降6.07%。
为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湖北实施钢铁、水泥、煤炭、平板玻璃、电解铝五大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应退尽退。全省所有单机装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燃煤机组已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实施工业炉窑整治项目800余个,淘汰低效燃煤小锅炉4500多台。
随着铁路、水运等高效交通运输方式加快发展,湖北绿色出行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城市新增和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车比例达到94%。全省组织开展节约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累计创建12家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3家省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167家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40家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