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河南省政府召开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实施动员会,宣布全面启动这一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秦岭山脉东段、洛河流域,属于国家“双重规划”明确的“三区四带”中的黄河重点生态区,是我国南北地质、地理、气候分界和过渡区域,地形地貌变化剧烈,形成了特有的交错过渡带山地生态系统。
项目区河流众多、地位重要,在黄河干流的最后一段峡谷河段,入黄一级支流多达20条,也是黄河中游的暴雨中心和黄河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的关键节点。
项目区生态保护价值独特,动植物区系交替、种类繁多,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功能区,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37个,分布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116种。
据介绍,项目区总面积6.8万公顷,涉及河南省三门峡市、洛阳市、郑州市3市16县(市、区)。
该项目总投资52.1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20亿元,共部署30个子项目56个单位工程,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林地提质改造、水环境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湿地修复、矿山生态修复等。项目实施后,可实现生态保护修复面积56351.20公顷,改善林麝、大天鹅、秦岭冷杉等野生动植物生境,减少入黄泥沙,提高植被覆盖度,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增强碳汇能力。
依托该项目,河南省将对项目区内符合基本条件的县(市、区)优先安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在扎实做好国家批准的生态保护修复相关工程的同时,统筹实施农用地、未利用地、闲散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放大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效益。
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实施,可实现黄河中游河南段左右岸同治,对于系统解决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下降、入黄支流流域水土流失与水生态功能退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守护黄河中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等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河南省将优先选取具备开工条件的23个子项目作为2022年度施工项目。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