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美食博主烹饪鲨鱼的视频引发争议。视频标注了鲨鱼为“人工养殖可食用”的字样,但某科普博主发现,视频中的鲨鱼可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白鲨的幼体。随着警方正式介入调查,相信真相很快会水落石出。
在笔者看来,无论美食博主是否真是从合法途径购买的鲨鱼,以吃鲨鱼为噱头吸引眼球的做法,翻车是偶然,更是某种必然。短视频是输出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短视频博主理应承担其传递主流价值的社会责任。一味追求流量和利益,让社会责任“靠边站”的做法,迟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某些美食博主把一种又一种普通人见都没见过的野生动物端上餐桌,无疑能够给粉丝十分新奇的视听体验,但其不良的价值导向也为其翻车埋下了隐患。在视频中,各种野生动物成为人类刀俎上的“鱼肉”,甚至连“海洋霸主”鲨鱼也不能幸免,其呈现出人类高高在上的姿态,缺乏对动物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不利于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社会氛围。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有几百万粉丝博主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有了粉丝的喜爱,更应“珍惜羽毛”。有了大胃王吃播被封号、炫富主播大LOGO被整顿的前车之鉴,主打猎奇的美食博主要充分考虑到其内容所传递的价值导向,主动承担起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责任,努力传递爱护自然、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否则,其账号即使热闹一时,也很难长远健康发展。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