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为讲好生态环境部系统优秀青年故事,以岗位建功行动激励青年,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与系统内单位交流合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与业务工作融合促进,按照部直属机关团委有关要求和报社2022年度工作要点,中国环境报社团委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海洋中心)团委开展了联学共建主题团日活动。
本次联学以座谈交流和现场观摩互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座谈中,集体观看了海洋中心宣传片,了解了海洋中心六十年发展历程。随后,海洋中心党办副主任洛昊致欢迎辞,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海洋中心在党群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支撑方面开展的工作及海洋中心整体情况,并对此次联学共建交流形式表示支持。
海洋中心团委书记王紫竹代表中心团委对中国环境报社一行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海洋中心团委日常工作、青年理论学习及活动开展情况。同时,希望继续发挥团委所长,积极围绕中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主责主业,创造更多机会与中国环境报社进行联学共建,为保护湛蓝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环境报社团委书记崔煜晨围绕团委工作要点介绍了报社团委工作特色和重点,详细介绍了报社融媒体工作情况,并期望在工作中与海洋中心互相给予支持和广泛合作。
随后,大家一同参观了海洋中心“湛蓝”青年学社、海冰团队“菁冰连”、“湛蓝”志愿者在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展览内容,海洋中心生态标本馆和海域海岛整治修复工程技术实验室。通过现场观摩和交流,大家与海洋人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也对海洋中心重点业务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团员青年理想信念,展现青春力量,激励青年以实际行动成就岗位建功。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联学共建活动,直观感受到生态环境系统青年理论学习活动的丰富性,以看、听、说立体化参与的形式让青年在互学互动中激发内生动力,使得活动有意义又有意思。
最后,中国环境报社团委和海洋中心团委共同表示,将做好学习促共建、团建促发展文章,把项目建设、资源共享贯穿联学共建全过程,以图文或视频形式在中国环境报社融媒体平台展示海洋中心的风采及青年的精神风貌,把海洋生态环保一线的故事讲出来,把海洋生态环保工作的声音传出去,确保共建“走心”又“出新”。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