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人居,久久为功。自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苏仙石乡突出重点抓提升,典型带动齐参与,长效机制抓管护,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靓丽底色。
抓示范强带动。结合全乡实际,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由“干给群众看”到“带着群众干”,带动广大群众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结合观摩点打造,选取一批自然条件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居民组作为环境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抓宣传强氛围。通过建立微信群、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方式,对人居环境整治意义、任务、做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开展“五美庭院”示范户评选,表彰先进、鞭策后进,逐步形成争先表率、争做示范的浓厚氛围。
抓整治强成效。用好保洁员、各类公益岗位力量,明确责任区域,落实网格化管理,在前期实现净起来的基础上落实常态化保洁。以户厕改造为突破点,以问题整改为抓手,坚持因地制宜,努力把难点、痛点变成乡村环境整治的美点,推动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提档升级。
抓考评强机制。建立并健全曝光台、监督考评办法、督导考评等制度,围绕观摩点打造、反馈问题整改、常态化保洁落实、集中整治活动开展等方面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评细则,进行计分、排名、通报,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各村的荣誉感、使命感,确保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争先进位谋出彩。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