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中山成信访“贴心人”,打出“组合拳”促环境信访成效

发布时间:2022-08-17 15:26:38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由湘菜馆改为烧腊店后,从人工到各项开支的成本都降低了,因为没有油烟扰民,与邻里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店里生意有了改善。”

日前,广东省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中山市东区街道办事处开展油烟信访问题“回头看”,回访东区街道一家餐饮店。该店店主表示,自从3月整改完成后,再也没有因油烟问题被邻里投诉了。

店主的满意答复,是广东省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提升环境信访办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广东省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推动环境信访投诉总量下降和案件办理实效提升,环境信访工作成效明显。

全面提速增效

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信访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杜敏说。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在2021年全市相关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以“提速”助推“减量”,构建中山市生态环境信访“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围绕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迫切诉求,将“噪声污染”“工业废气异味扰民”“污水外排”诉求纳入12345政府服务热线Ⅰ类紧急工单,实行“1、2、3”处置模式,即1小时内联系群众、2小时内抵达现场、3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置;将12369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的信访平均受理时限从15日压缩为5日,平均办结时限从60日压缩为15日。

2022年上半年,中山市年累计受理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同比下降10.23%,办结率100%,首次实现信访总量拐点。

深入督导帮扶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始终认为,要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落实“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为此,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以“3个加强”打好“组合拳”,搭建为民排忧解难的平台和阵地。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局党组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中山市涉环境保护领域信访问题工作小组,营造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信访格局。中山市生态环境局领导带头示范,深入开展信访包案和央督交办信访案件“回头看”,推动化解信访积案难案和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生态环境问题。

2022上半年,中山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对全市生态环境信访情况实施每月通报,对各镇街信访总量、信访效率、信访质量进行量化排名,并设置考核指标,加强考核导向。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以“三个全”(即全员下沉一线、全覆盖帮扶督导、全复核央督交办件)深入基层一线,加强督导帮扶。上半年深入16个镇街开展了27次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督导帮扶;局领导7次带队下访基层一线,对10个镇街19宗重点生态环境信访案件开展现场督导。

落实多措并举

树立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大局观,由被动化解问题增量向主动减少问题存量转变,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聚焦问题把脉开方、对症下药,推动类案化解法治化、规范化。

创新运用“科技赋能+把脉问诊”手段,通过“VOCs走航监测和无人机巡航”和“专家问诊帮扶”双结合,探索“楼企相邻”矛盾纠纷化解举措,区域异味投诉信访量已大幅下降8成,并且以点带面逐步全市经验推广。“我们根据立体式大气实时监测技术提供的数据,结合日常执法监管情况,与专家一起帮助企业查漏补缺,推进企业整改,有效化解了信访矛盾。”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邓耀杰说。

以法治手段推动结构性环保问题源头化解,组织起草《中山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三科副科长李国沛表示,“推动‘边立法 边普法’活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双告知’举措,发出普法告知书1380份,选址告知书840份,引导不符合规定的餐饮项目,自行停止经营的有37家,上半年全市油烟信访同比下降12.47%。”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