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新开展“六乱”治理,连日来,伏山乡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树立整治小目标,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舒适的乡村环境。
常抓不懈不放松,环境整治常态化。实行“乡领导包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乡、村、组三级整治体系,建立了持续整治与长效激励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以村每周整治1个村民组为基准树立整治“小目标”,切实做到整治一处,清洁一处,靓丽一处,不断巩固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各村在整治中把通村路、村庄周围环境卫生作为整治重点,对公路沿线道旁两侧及沟边垃圾进行清扫,重点对柴草、建筑材料等废弃堆积物进行彻底清理,村民互助小组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充分发挥“微治理”的作用,对村内巷道、房前屋后死角垃圾进行彻底整治。
环境观摩促提升,联查考评检成效。成立问题暗访组、整改督导组,暗访组同志顶着烈日,走街串户对村庄清洁及农户房前屋后面貌改观进行问题暗访,当天反馈问题,明确整改时限。未在规定时间完成问题整改的由整改督导组到村催促整改,对村两委干部集体谈话提醒。同时,定期开展全乡人居环境整治观摩,通过观摩考评,现场交办整改,确保全乡面貌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家喻户晓齐整治,整治成果人人享。充分利用喇叭、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通过“三星文明户认领”“饺子宴”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推动整治工作纵深开展。全乡各村干群联动,迅速行动,大干快干,在全乡范围内掀起了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