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美丽家园”创建工作走深走实,苏仙石乡结合能力作风建设活动要求,通过建机制、治“六清”、改陋习来提升乡村颜值,打好秋冬清洁行动战。
一是建立长效考评机制。以清理保洁和检查评比为着力点,落实乡村组三级监督管理责任。实行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定时段的“四定”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加强生活垃圾定点堆放管理,及时清扫、收运村庄主干道等公共区域垃圾,确保垃圾有人清、厕所有人管、污水不乱排。同时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对户容户貌良好的12户脱贫户进行表彰,着力调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积极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生态振兴。
二稳步推进“六清”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乡级机关单位和农户门前“双包”责任制。围绕开展“生活垃圾、塘沟渠堰、生产废弃物、乱堆乱放乱建、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房屋室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清理行动,扎实打好乡村清洁行动秋冬战役,突出做好死角盲区清理。实现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重点公共区域、村居房前屋后清洁整治向村庄面上周边、村居室内清洁整治拓展;由一时清洁向长效保持清洁转变;由突击整治向常态化开展转变,确保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三是培育文明健康风尚。通过村广播、室外电子屏、流动宣传车、群众座谈会等方式,教育引导群众改陋习、倡新风,树牢卫生健康意识,做好个人卫生和维护乡村环境卫生。自觉养成“打扫屋子、收拾院子、清洁村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切实提升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良好风尚。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