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用“地龙仪”“电蚯蚓机”抓野生蚯蚓?农业农村部发声:严厉打击

发布时间:2022-09-14 19:34:02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为加强野生蚯蚓保护,近期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通知,组织排查整治非法捕杀野生蚯蚓行为,促进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严厉打击电捕野生蚯蚓行为。

蚯蚓为何遭“灭绝式”捕杀?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受蚯蚓制成的“地龙干”价格飙升等因素影响,在部分地区出现电捕野生蚯蚓现象,不法分子利用“地龙仪”“电蚯蚓机”等仪器设备,对野生蚯蚓进行“灭绝式”捕捉。而这种行为会导致蚯蚓数量急剧下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农作物产量,而且有关仪器设备多为非法改装改造,存在安全隐患,还可能致人触电身亡。为保护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必须严厉打击电捕野生蚯蚓行为。

针对电捕野生蚯蚓的行为,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林草局、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野生蚯蚓保护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通知》,部署各地核实整治在农田、森林、湿地、草原及自然保护地等区域电捕野生蚯蚓,以及非法收购、加工野生蚯蚓问题。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依据职责加强监管,整治非法捕杀、收购、加工野生蚯蚓乱象。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根据有关线索以及当地相关规定,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监管,及时下架处理野生蚯蚓捕杀产品设备,净化网络市场环境。

此外,农业农村部还将引导社会公众提升野生蚯蚓保护意识。一是加强宣传普及。通过科普文章、专题讲座、短视频、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普及野生蚯蚓保护知识,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二是加强普法解读。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解读,依法查处一批电捕野生蚯蚓行为,以案说法,提升普法效果。三是加强群防群治。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介进行宣传动员,鼓励公众发现电捕行为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加强蚯蚓等土壤生物保护,不断改善和提升土壤生态环境。”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强蚯蚓等土壤生物保护,进一步明确打击滥捕野生蚯蚓等野生动物的适用依据及法律责任。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