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复杂沉积物测年的单颗粒释光测年方法。这个新的测年方法有望解决干旱区复杂沉积物的测年瓶颈。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国强介绍,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全球最大的内陆型干旱区,是北半球最重要的粉尘源区,其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及驱动机制是准确预测及应对未来干旱区气候变化的重要科学依据。利用光释光测年方法、放射性碳14测年方法等多种方法为亚洲中部干旱区沉积物准确测年,是揭示该区域环境形成演变、理解气候变化和机制以及揭示我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影响的重要前提。
据介绍,光释光测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年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有着简单沉积历史的沉积物测年,但很难对河流湖泊等有着复杂沉积历史的沉积物进行准确测年。此外,尽管放射性碳14测年方法也可以为复杂沉积历史的沉积物测年,但其应用有局限性,如亚洲中部干旱区沉积物存在可靠测年材料不易获取的问题。
李国强表示,研究团队历经七年成功建立了可为复杂沉积物计算年龄的单颗粒释光测年方法,并验证了新方法。“我们用新方法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化隆县沙隆卡遗址的洪积物——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了测年,同时利用放射性碳14测年方法也进行了测年,对比验证后,两者结果一致,证明新方法有效、可靠。”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地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第四纪科学评论》。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