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自然:通往碳中和未来的创新之路”COP15边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2-12-10 09:27:50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地时间12月8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开幕伊始,亚洲开发银行与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气候院)联合主办了题为“自然:通往碳中性未来的创新之路”的边会。

“自然:通往碳中和未来的创新之路”COP15边会举行

本场边会从协同创新的视角聚焦探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核心内容之一“可持续利用和惠益”以及更新后的《框架》目标如何务实实施这一关键难点。

“《框架》草案明确将维持和加强大自然的贡献作为行动目标之一,而目前关于自然对碳中和的贡献的讨论仅聚焦在碳汇方面。”清华气候院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C+NbS)合作平台负责人、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执行秘书长王彬彬强调,“实现碳中和是事关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其涉及领域远超气候变化,从这个角度分析,自然的潜力也应超越碳汇,是时候从协同的视角重新发现大自然的贡献了。”

“自然现在被视为应对亚太地区面临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粮食安全等严重危机的关键,亟需各方携手合作去释放自然的潜力。”亚洲开发银行环境专题委员会主席张庆丰表示。

“结合亚洲开发银行的区域优势,我们能够将议题向更深度推进,寻找可操作、可推广的创新方案,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亚洲经验。”清华气候院院长李政在回顾了创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合作平台(C+NbS)近三年的工作进展和成果后说。

记者了解到,在本场边会上,“基于的自然解决方案”亚洲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正式启动。

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代表处大中华区自然倡议负责人朱春全为企业推动NbS提供了行动蓝图,“企业可以挖掘NbS的商业和经济价值,让自然成为经济积极转型的助力。”他强调,从土地利用角度权衡可持续的自然保护战略,NbS新一轮案例征集将会促进自然正向转型进而协同实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粮食和水安全以及城乡发展等综合目标。

“NbS具有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重效益,这些价值需结合具体案例去探究。”欧洲环保协会(Client Earth)亚洲总监兼中国首席代表迪米特里·德·波尔(Dimitri De Boer)在分享中欧NbS案例后表示。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