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以来,苏仙石乡政府按照省、市、县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总体部署,精心组织、精准施策、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切实提高乡村环境质量,提升群众幸福感,从“四点”出发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扮靓高山茶乡。
一是突出示范“重点”。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加强乡村主干道沿线的保洁力度,建立常态化保洁维护机制,以“中心村庄+自然村庄”的模式全面开展乱堆乱放、乱搭乱挂治理,确保群众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切实做到“三无一眼净”,各村以示范村、示范点为核心向周边村居辐射,使村容村貌、乡容乡貌得到质的提升。
二是化解整治“难点”。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的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共建美丽苏仙石”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向街道商户、群众宣传环境卫生知识。乡党委定期召开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各村积极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讲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愿景进行动员宣讲,争取群众支持、征求群众建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路径,通过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动员群众,发动最广泛的力量,主动参与环境改善之中,建设美丽家园。
三是打通工作“堵点”。由乡党委书记牵头成立人居环境督导组,坚持随机督导和定点督导,针对主要街道、村庄内的垃圾积存、畜禽粪污、私搭乱建以及道路两旁的白色垃圾、杂草杂物,墙壁上的小广告、反光膜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地有效,务实推进。发挥群众内生动力。以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可持续为思路,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力军作用,着力完善村规民约思想,让整治环境、美化村庄、门前三包、清理庭院活动等成为群众主动参与的自觉行动。
四是疏通落实“阻点”。建立并完善了乡村垃圾收集清运、日常清扫保洁、村级公益性岗位保洁员管理考核、门前“三包”及日常督查制度,制定《苏仙石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苏仙石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奖惩方案》,全面建立乡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体系,用好、用活全乡5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做到建管结合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三定”(定岗、定责、定人)、村民“门前三包”,做好“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压实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乡、村两级责任,通过每月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工作,及时交办问题责任清单,以督促改、以改增效,确保村庄清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同时,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权”,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成效与各村干部绩效挂钩,激励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开展。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美景,是大家心向往之的“诗和远方”,现在随着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不断强化,苏仙石乡人民政府携手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必会将苏仙石乡建设成理想中的桃花源。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