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太原市疫情防控办】12类健康码知识问答为您解疑释惑

发布时间:2022-03-02 07:41:37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日前,太原市疫情防控办组织专家编写了群众普遍关注的12类健康码知识问答,主要包括健康码赋码规则、管控措施、就医方法、解码流程、申诉方式等,便于群众了解健康码政策,更好地配合健康码查验,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1、什么情况下健康码变红色?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次密切接触人员、封控区人员;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返(抵)并人员、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旅居史的返(抵)并人员、14天内有病例报告但未调整风险等级所在县区旅居史的返(抵)并人员;国家健康码或其他省市推送的红码人员;经属地疫情防控办研判应当赋红码的人员。

2、什么情况下健康码变黄色?

时空伴随人员、管控区人员、防范区人员;14天内有疫情发生所在地市旅居史的返(抵)并人员;红码人员实施健康管理服务后转为黄码的人员;来源于国家健康码的黄码人员;经属地疫情防控办研判应当赋黄码的人员。

3、健康码变红后怎么办?

健康码变红后,原则上禁止出行,落实单人单间单厕要求,须在封控区或集中隔离场所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隔离诊疗。

4、健康码变黄后怎么办?

健康码变黄后,原则上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3次核酸检测,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去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外出时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可根据疫情情况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观察+3次核酸检测,前3天做2次核酸检测(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第7天再做一次。

    5、健康码变红后如何就医?

健康码变红后需要就医时,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由社区报请县(市、区)防控办安排120专车转运至太原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南内环院区就医;无上述症状的,由县(市、区)防控办安排车辆进行点对点转运至太原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南内环院区。

6、健康码变黄后如何就医?

管控区内的黄码人员有就医需求时,由包片医务人员联系定点医疗机构,由街道(乡镇)安排专用转运车“点对点”送医,实行闭环管理。

防范区内的黄码人员有就医需求时,居家隔离期内,由社区报请县(市、区)防控办安排车辆点对点转运至就近发热门诊就诊,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做好闭环管理;健康监测期内的,向所在社区(村)、街道(乡镇)报备后,做好个人防护,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自行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其他区域的黄码人员有就医需求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内,由社区点对点转运至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健康监测期内的,向所在社区(村)、街道(乡镇)报备后,做好个人防护,自行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健康码变红后,其他家庭成员该怎么办?

居家隔离的红码人员,需落实单人单间单厕要求,家庭成员不得与其在同一房屋居住和接触。

集中隔离的红码人员,服从集中隔离点管控措施。

8、健康码变黄后,其他家庭成员该怎么办?

健康码变黄后,家庭成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黄码人员接触,可正常出行。

9、健康码变红后如何解除?

健康码为红码的,需实施集中隔离14天,做5次核酸检测(第1、4、7、10、14天),隔离期满转为绿码;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视情况需要继续实施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转黄码,按相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隔离期满转为绿码;有特殊管控要求的,按相关规定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健康码由外省赋码的,由赋码原渠道解决。

10、健康码变黄后如何解除?

健康码为黄码的,原则上实施居家健康监测7天,健康监测期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转绿码,解除健康管理措施。有特殊管控要求的,按相关规定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健康码由外省赋码的,由赋码原渠道解决。

11、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码应该如何查验?
    如特殊人群有家人陪同,可使用家人手机上的“健康码”家人代办功能,点开支付宝--健康码--代办(在屏幕右上角)--填入相关信息后--提交--查验健康码;如特殊人群无家人陪同,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由工作人员按上述程序进行代查;(2)提前在支付宝上利用家人代办功能,将查验出的健康码打印成纸质版。

12、赋码问题能否有固定渠道来申诉?

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咨询和申诉:

一是市民可拨打市疫情防控办设立的“5612320”健康码问题专线咨询;

二是市民可将个人基本情况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健康码问题等内容)发送至指定邮箱:sxty12320@126.com,专人受理;

三是市民可登陆太原市卫健委官网(wjw.taiyuan.gov.cn)“网上来信”栏目留言,专人受理;

四是市民可咨询12345政府便民热线。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