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乐分局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执法大练兵活动为契机,综合运用三步法,稳步推进铁腕治污严格执法与奋力优化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全县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是数字赋能、科技助力,找准问题短板。依托综合行政执法智慧监管系统,开展3次双随机执法检查活动,检查企业109家次。将3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企业,65家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施,650余家企业安装用电监控设施,利用在线监控、用电监控、车载走航监测等执法手段,深化非现场执法,最大限度的减少执法检查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加强部门、科室间协作沟通,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在全市率先建成数字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建立起覆盖全县行政区域的五级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已开展5轮巡查任务,巡查实体56136次,发现整改问题78个。
二是靠前指导、服务上门,倾听企业心声。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建立省市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台账,制定《致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的一封信》,为重点项目开通了环评审批绿色通道。1-8月份,审批环评报告书10个,环评报告表124个,审批数量居全市前列。优化排污许可证流程。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同时增加预审环节,提前发现解决问题,帮助企业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简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评。积极向小微企业宣传打捆环评政策,2家乐器企业在潍坊市率先开展打捆环评编制。
三是助企纾困、精准普法,创新环境容量保障。开展危废规范化管理专题培训,从管理规范、示例分析、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危险废物闭环管理要求进行指导,进一步规范产废单位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危险废物管理,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学法执法、懂法用法。切实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已召开5期,培训600余人次。对县建设项目总量指标需求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逐个项目提出意见,开展要素资源配置,已审核各类建设项目接近100个。积极争取总量及安排指标,挖掘2个涉水、6个涉气减排项目,争取总量指标二氧化硫42.2吨、氮氧化物53.3吨、VOCs 100吨、COD 594.42吨、氨氮77.8吨,为重点项目落户提供要素保障。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