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施家崖村:低碳发展铺就绿色画卷

发布时间:2022-09-02 10:19:07   来源:齐鲁晚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乡村的美,美在“千姿百态”,而不是“千村一面”。近年来,济南章丘施家崖村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群众发展特色生态种养产业,着力打造低碳社区,村集体收入由无到有、由弱变强,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生态宜居的新路,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百佳范例、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等。

施家崖村:低碳发展铺就绿色画卷

着手打造低碳乡村

十年前的施家崖村集体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老旧,整体环境脏乱,可以说与“低碳”距离遥远。为改变村庄面貌,2012年起施家崖村从集中流转土地种植浅水藕起步,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用于村庄建设,同时依托上级帮扶政策和奖补资金,加强道路、水污、电暖、绿化等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慢慢成就了现如今的美丽宜居村庄。

随后,全村森林面积近40%,可绿化空地绿化覆盖率达到100%,荷塘藕池面积350亩,生态大棚面积15座占地45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2%。同时,充分利用空间对墙体进行绿化,门前屋后布置花草、盆栽,摆放绿植,有效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

施家崖村:低碳发展铺就绿色画卷

创新发展日新月异

在抓紧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创建低碳社区的同时,村民们时刻不忘紧跟时代,推动创新发展,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集果蔬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此推动低碳模式不断更新。施家崖村靠生态循环农业起家,目前也正沿着这条路奋勇前行。推行鱼藕立体循环种养模式,通过生态循环发展,保证了白莲藕和鱼虾的品质和产量,年产优质白莲藕可达800吨,产值1000万元左右。在150亩果园内推行循环立体种养模式,树下发展金蝉、野兔、芦花鸡等林下养殖经济,增加了经济附加值,建立了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循环立体种养模式。

施家崖村:低碳发展铺就绿色画卷

观璧玉锦鲤、享垂钓清闲、耕春野之趣、游百亩荷塘、摘香甜秋实、品乡村味道,走在施家崖村里,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脉搏,体验鸡犬相闻的农家情趣。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