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加拿大蒙特利尔12月20日电 综述:国际社会赞扬中国引领和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新华社记者 康逸 陈琛 林威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19日凌晨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与会人士认为,“框架”是大会最具代表性、标志性的成果,中国为“框架”通过发挥了引领作用,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这是2022年12月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拍摄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声明,对在COP15上达成的历史性协议表示欢迎。声明指出,通过的“框架”包括多个重要目标,规定了各国现在必须要采取的行动,以阻止失控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以及如何提供资金支持,监测和报告“框架”进展等。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方付出大量时间、组织众多工作,努力推动“框架”磋商,弥合各方分歧,展现出良好的领导力。
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部长史蒂文·吉尔博表示,在中方的推动下,各方通力合作,让这项历史性“框架”得以通过。达成“框架”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喝的水,为此我们非常感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在推动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达成共识方面一直非常坚定。她说,中国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表现是“非凡的”。
安诺生提到,中国还担任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湿地公约》的缔约方大会主席国。她评价,“在国际层面上,中国真正展现出领导力”。
2022年12月1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COP15第二阶段会议巴西首席谈判代表、巴西外交部可持续发展司司长莱昂纳多·德阿泰德表示,中国作为主席国一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领导角色……无论在生物多样性还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国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环境守护者。
保尔森基金会生态保护项目总监牛红卫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在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时所扮演的引领角色,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行动感到鼓舞。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布鲁诺·奥伯勒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政府率先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并积极与全世界分享这一概念,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长期贡献。他表示,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愿景契合。
穆雷玛说,生态文明是人与我们这个星球的和谐,“如果我们展望2050年,我们希望看到全世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是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