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美丽中国山东篇·寻鸟记

发布时间:2022-04-08 08:28:06   来源:环境厅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年,一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珍稀鸟类在山东一些湖泊、湿地等地带频频“亮相”,有的甚至成为了“留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什么吸引它们“定居”山东?带着疑问,本台记者踏上了两种珍稀鸟类的寻找之旅。

上午9点,记者跟随淄博市爱鸟协会,踏进泛着绿意的马踏湖湿地公园,寻找一种全球近危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同行的摄影爱好者宋开才告诉记者,原来很少见,现在已经是马踏湖的留鸟了。

春日里的马踏湖,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开车行进在绕湖公路上,淄博市爱鸟协会会长庄力向记者介绍,这种鸟多生活在芦苇荡中。

“就要有一大片芦苇才能活下去,早上一般吃一两个小时,在最里边看不见它。”

记者一行人在芦苇荡间走走停停,仔细寻找鸟儿的踪迹。

“有时候拍,鸟并不叫,就能听见它吃苇子的声音,你听(扒芦苇的声音)。”

在庄力的提醒下,记者循声找寻,只见几只雀时而在丛丛芦苇间跳跃,时而站在芦苇杆上环顾四周,还有多只水鸟在湖面悠闲游弋。

“这个凤头鸊鷉离得近,这就是斑嘴鸭.....”

绕湖行进间,记者时不时看到成对的凤头鸊鷉在粼粼湖面上“跳舞”,偶尔十几只天鹅从空中成群飞过,一只苍鹭翱翔于天际,棕头鸦雀、斑嘴鸭、白眉鸭、绿头鸭等更是常见,这里俨然成了鸟儿的乐园。

中午11点20分,此次寻“鸟”之旅已经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就在记者不抱希望,以为此行落空的时候,就在景区五贤祠附近,突然惊喜地发现了它的踪迹。

“是吗?是它是它。我看见从这一飞。(鸟叫)”

突然,一个顽皮的身影从芦苇丛中忽闪即逝,叫声清脆,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那有一只,好几只,这是一群。”

只见一小群貌似麻雀的“小精灵”在芦苇间跳跃,体型娇小,黄嘴黑眉。庄力告诉记者,这就是此行寻找的“主人公”——震旦鸦雀。

“你看一下它怎么吃芦苇,它把芦苇咬开吃里边的虫子,(震旦鸦雀叫声)听它叫了吗?这是标准叫法。”

震旦雅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百度百科记载,古时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所以这种鸟类以“震旦”命名,因其多生活于芦苇荡中,数量稀少,被人称作“鸟中大熊猫”。庄力说:“水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它对生态环境还是要求比较高的。”

美丽中国山东篇·寻鸟记


(图片由淄博爱鸟协会提供)

上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大量污水汇入马踏湖,湖区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污染综合治理刻不容缓。桓台县关停、搬迁湖区污染企业,对直排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全面提标改造,先后实施了马踏湖湿地生态修复蓄水、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等项目,治理河道150公里,绿化面积10万亩。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桓台分局局长宋强介绍,将湖区划定为限制开发生态保护区,关停、搬迁周边污染企业35家,杜绝不达标水质进入湖区。

一系列强有力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实,让马踏湖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湖区水质稳定维持在地表水三类标准。如今的马踏湖湿地公园碧水环绕,阡陌纵横,内有2000多条河道、20000亩芦苇田。今年年初,马踏湖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常年在马踏湖拍摄的宋开才激动地说:“鸟中熊猫来马踏湖做客,留在马踏湖这也是种骄傲。”

告别“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记者又踏上另一种珍稀鸟类的寻找之旅。

乘车向南行驶100多公里,早上8点30分,记者站在了山东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湖畔,一望无际的湖面上,隐约可以看到多只水鸟在嬉戏觅食,然而,这都不是记者此行要找寻的珍稀鸟类。

走在春光明媚的东平湖湖畔,呼吸间伴着春日泥土的气息,记者在湖边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只能上车沿着绕湖公路继续前行。行驶了大约十五分钟后,记者来到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水域,碧波浩渺,水草丰盛。下车稍候片刻,记者听见了同行的东平观鸟护鸟协会会长陈昌伦一声惊呼:“上了上了,一会还得来。”

抬头望去,两三只头部泛着绿色光泽的鸟在空中悠哉飞翔,最终落于湖面嬉戏的种群中,上体黑褐色,腹部白色,目测有几百只,这便是此次寻“鸟”之旅的第二个主角——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

美丽中国山东篇·寻鸟记


(图片由东平观鸟护鸟协会提供)

陈昌伦兴奋地告诉记者,不久前,1600多只青头潜鸭在东平湖嬉戏觅食。经专家确认,这是青头潜鸭在国内最大单一集聚种群。“形成鸟浪,当时我看到很激动,像云彩一样,太漂亮了,那太壮观了。东平湖的环境好了之后,来了多年没有的珍稀鸟类。”

青头潜鸭在全球范围内被发现的数量曾经不足1000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曲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高晓冬告诉记者,青头潜鸭在省内目前主要栖息在南四湖、东平湖流域以及山东与河南交界的黄河故道。从东平湖发现这么大种群的青头潜鸭,可以推测跟整体的湿地环境改善有很大的关系。

美丽中国山东篇·寻鸟记


(图片由东平观鸟护鸟协会提供)

湿地环境改善,得益于山东坚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南四湖-东平湖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仅东平湖就取消了12.6万亩的人工养殖,清除投饵机3000多台,关闭沿湖淀粉加工等污染企业607家。东平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付茂鲁:“目前东平湖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水标准以上,局部甚至达到二类水。”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数据显示,山东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再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5.2%,提升比例全国最高,在2020年历史性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基础上,又历史性消除五类水体。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除了震旦鸦雀、青头潜鸭之外,今年以来,中华秋沙鸭、黄胸鹀等珍稀鸟类也是频频“亮相”山东,见证了山东生态环境之变。 

编辑:闫升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