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围城”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垃圾焚烧发电是“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生活垃圾的最佳解决手段。8月24日上午,2022齐鲁采风团一行来到泗水海螺创业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观摩采风。
(图片来源:邢可锋)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泗水海创采用世界领先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垃圾无需分拣、破碎,燃烧充分,灰渣产量少,发电量高,厂房封闭式设计,臭气作为助燃气体使用,采用低空气比机械焚烧炉、中温中压余热锅炉和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采用“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吸附+布袋除尘器”组合工艺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废气主要环保排放指标远低于欧盟标准。垃圾接收系统内的垃圾与助燃空气系统所提供的一次和二次助燃空气在垃圾焚烧炉中混合燃烧,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被余热锅炉加以回收利用,通过汽轮发电机发电;余热经过降温后形成的烟气送入烟气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经烟囱排入大气;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飞灰,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渗滤液送往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后循环利用,废水做到零排放;整个处理过程实现自动控制。
(图片来源:邢可锋)
目前,泗水海创设计规模为日处理400吨垃圾,配置9MW发电机组,年处理生活垃圾14万吨,年发电量5000万度。
泗水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符合国家、山东省对固体废物处理的相关管理政策及规划要求,有利于实现泗水县城区及乡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目标,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解决“垃圾围城”“垃圾上山下乡”等突出环境问题,有利于泗水县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