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邹城市聚焦“无废城市”创建目标,强化科技支撑和执法监管,推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邹城市建立健全“互联网+”环境安全监管模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建“能定位、能查询、能跟踪、能预警、能考核”的危险废物监管信息数据库,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经营单位进行视频监控。
将19家焦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列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录,监督企业落实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制度。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监督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清废行动”,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各类场所150余处,发现并整改问题23个。
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建立城北建筑垃圾消纳场,每年可处置建筑垃圾约24万吨。投资5600万元,建设餐厨垃圾回收处理项目,每日收运处置餐厨垃圾达40吨。选取57个小区及8个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农村地区推广建设30座资源化利用站。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