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维也纳会晤:中美关系止跌企稳迈出的重要一步

发布时间:2023-05-17 09:18:47   来源:中国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这是两国高层官员继2022年3月罗马会晤、6月卢森堡会晤之后又一次关键性的战略沟通,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巴厘岛会晤之后,中美为实现两国关系止跌企稳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两国的新闻公告与媒体披露,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排除障碍、止跌企稳进行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会晤时长超过10个小时。中方强调,不能简单以“竞争”来定义整个中美关系,不能一方面要沟通对话,一方面损害中方利益。此前5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时,也向美方严正指出,美方应端正对华认知,回归理性,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粒纽扣,在两国各自更好发展中彼此成就;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显然,去年以来中美关系的螺旋式下跌与美方的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有必然关系。尤其是美方恶意炒作并击落中国民用无人飞艇,凸显美国内部保守势力裹挟拜登政府作出匪夷所思的行为。中美关系的止跌企稳需要双方相向而行,但是美方应当回归理性、抛弃歇斯底里的“新冷战”思维,这样两国才有合作的基础,双边关系才能稳步发展。

在维也纳会晤中,王毅还就台湾问题全面阐述了中方严正立场。他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拜登政府上台以来,虽然一再表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但在实际行动中掏空和虚化一中原则的行为屡屡发生。部分美国政客和国会议员不断发出“以台制华”“武装台湾”“协防台湾”的言论,甚至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4月21日,秦刚在上海出席“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时义正词严地指出:“美国口口声声要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却把自己当年起草的《波茨坦公告》抛在脑后,支持、纵容‘台独’分裂活动,破坏战后国际秩序,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决不答应。”应当说,在台湾问题上,中方该说的话都说了、该做的事都做了,中方的意志和能力都是不容挑战的,如果外部势力执意挑衅,那么“迎接它的有猎枪”。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此次会晤是在近期美方官员强烈要求恢复对华接触的背景下举行的。国际媒体注意到,近期,拜登政府面临三大危机:由硅谷银行破产导致的银行业危机仍在发酵;民主党与共和党围绕债务上限问题争执不休,美债危机可能引爆;美联储期望依靠缓慢减速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前景黯淡。这使全球经济也面临严峻考验。如果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中美携手合作共同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是阻止危机深度蔓延的重要一环,那么,近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积极要求访华、恢复两国在全球金融稳定上的战略对话显然是她的重要考量之一。

当前,外企高管正在掀起“访华潮”,也从侧面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认可与信心,以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试图推动的“脱钩断链”其实并不得人心,而且明显违背国际趋势与潮流。

与此同时,美国的盟国对拜登政府自相矛盾的对华政策感到困惑,谋求独立发展对华关系的声音正在上升。《日本时报》5月2日刊文称,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使盟友感到困惑,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在对华竞争中想要依靠盟友和伙伴,建立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但美国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却自私自利,对盟国非常不利。二是许多国家认为中国并不谋求成为全球性的主导力量,在台湾问题上也不愿完全追随美国。三是美国对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并不明确,沙利文称美国只关注“关键技术”,但也有人认为,美国政府的目标是“从微观意义上扼杀中国经济”。英国媒体近期也认为,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令一些欧盟国家感到担忧,担心美国迟早会迫使他们在中国问题上作出“艰难且痛苦的决定”,为此,欧盟试图在对华政策上展现“艰难的平衡”。

总而言之,实现中美关系的止跌企稳既是国际社会的期待,也从根本上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的对美政策具有高度的国内共识和民意基础,因此也更具连贯性与一致性。所以在对华政策上,拜登政府需要发出理性声音,抑制美国国内保守势力对华发动“新冷战”的冲动,从而实现双边关系重回合作共赢正轨。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