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环境部近日颁布了设立国家野生动物救援项目的法令,以减少因极端天气事件或人为环境破坏带来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加强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巴西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但受森林火灾、非法伐木、焚烧开荒、环境污染等影响,包括紫蓝金刚鹦鹉在内的一些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新法令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情况下,要协调制订和开展野生动物救援和安置的应急响应方案,并强调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环保教育,鼓励民众和社会团体通过志愿服务、提供资金等方式参与野生动物救援。
有关机构将建立更多濒危野生动物救援基地,进一步提升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的专业化水平,强化对濒危野生动物营救、治疗、放归等有关工作的指导,以保障在紧急情况下对野生动物的救治及后期工作。
分析认为,设立国家野生动物救援项目,体现了巴西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巴西政府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根据地理环境建立森林、湿地国家公园或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等。目前巴西拥有70余座国家公园,其中面积较大的亚马孙图穆库马克山国家公园占地约3.9万平方公里。巴西对国家公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地的管理十分严格,在这些地区新建基础设施须上报环境部等联邦政府机构进行审批,地方政府没有审批权。
巴西还建立了濒危动物繁殖中心,着眼于重建生态系统,实施迁地保护。巴西一些动物园还设有濒危动物繁殖中心,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等进行合作,以人工繁殖方式增加濒危动物的数量。
为了宣传环保理念,政府机构和公益组织把各种展板摆上街头,一些路段还设有警示标志,提醒过往司机注意野生动物出没。一些服装品牌与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合作,设计生产印有美洲豹、巨嘴鸟等动物的服饰,出售后的部分收益用于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如动物救助和护理、修建野生动物诊所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