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1月24日发布2021年度全国18个美丽河湖、8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其中淄博市马踏湖被评选为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1名,日照市日照水库被评选为美丽河湖提名案例第2名;青岛市灵山湾为评选为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1名。
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河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海湾“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美丽景象,建设美丽中国好经验好做法的集中体现,是人民群众身边的优质生态产品。
山东省积极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充分发挥规划、市场、科技、行政、文化五种力量,全方位提炼务实管用的具体措施,总结形成立得住、站得稳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讲述生动鲜活的美丽河湖海湾故事,为全国各地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发挥示范带动。
“治保用”综合施策,马踏湖再现“明晃大水面”
上世纪80年代,马踏湖因缺少水源补给和大面积围湖造田,湿地面积逐步萎缩,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水质超标严重。为扭转这一局面,2008年以来,当地坚定不移落实“治保用”流域治污策略,马踏湖基本恢复“北国江南”自然风貌。一是“治”,实施全流域、全过程综合治理,分阶段逐步加严地方水排放标准,造纸、化工、农药等高污染行业逐步突破治污瓶颈,出口排水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长”的治污水平。二是“保”,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在6处污水处理厂下游、孝妇河、猪龙河和乌河等河流河道及入湖口建设14000余亩人工湿地,治理河道130公里,在沿河两侧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入湖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三是“用”,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打造“三横五纵二湖六湿地”生态水系。
经过治理,马踏湖地下水位抬升5.2米,湖泊蓄水能力增加到2500万立方米,湖体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震旦雅雀等野生动植物特别是湿地鸟类物种和数量明显增加,河流历史走向和百姓记忆中的大水面得到恢复。
创新引入EOD模式,日照水库引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高地”
2009年以前,日照水库一度陷入水源地保护和产业发展两难境地。为此,日照市从流域整体入手,创新引入EOD模式,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入融合,大力发展生态环境导向的产业,一揽子解决了生态环境持续退化、资金投入难以为继、多元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趟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新路子。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强化环库生态安全与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二是坚持生态融合、协同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生态为民,以生态产业建设“反哺”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构建水库保护格局。
如今的日照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水质,平均水位较2015年提升7.32米,有效保障了全市50多万人饮水安全,消失10余年的中华凤头燕鸥也重现水库。
陆海协同治理,灵山湾成为青岛“最美会客厅”
自2016年起,青岛全面实施蓝色海湾整治,灵山湾位列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秉持系统治理的理念,全方位开展灵山湾系统治理,实现陆海协同、多元共治。前后投资11.5亿元,实施“拆违建、清岸线、调项目、修慢道、植绿化、保文化”六大整治行动,清理拆除沿湾违法养殖设施,拆迁征地1000余亩,完成49公里入湾河道整治,新增绿化24.8万平方米,打造“山、海、岛、滩、湾、礁、湿地”于一体的海上绿水青山。
通过综合治理,历经5年精雕细琢,灵山湾各类入海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沿岸污水实现全部收集和处理,海洋环境质量优良,国控点位连续三年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实现海湾环境质量、生物生态状况、亲海环境品质的“三优”,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和市民的“第一会客厅”。
编辑:马庆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